杏鑫开户平台年鉴
(2007)
【概况】 2006年,杏鑫开户平台设有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本科专业2个🖕🏻。有在职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行政人员10人🦪,教辅人员4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级职称22人。研究生指导教师47人,其中硕士生指导教师24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3人。姜庆五🤬、金泰廙被聘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傅华🫰、周志俊、冯学山🧕🏽、宋伟民、郭红卫、赵耐青💇🏽、赵根明、居丽雯等分别当选上海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流行病学专委会专业委员会员”、“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华当选为上海医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年招收本科生104人🧏🏼♂️🛍,硕士研究生49人,博士研究生27人。在读本科生415人,硕士研究生145人,博士研究生78人。招收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97人,在读236人。为本科生实际开课共计55门👮🏼,其中全校公共选修课18门。开设研究生课程87门👐🏿,其中硕士课程72门、博士课程15门;学位基础课7门。《基础毒理学》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预防医学》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三等奖🧛🏿♂️,《卫生统计学方法》获第八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统计教材类)。博士生张蕴辉(导师陈秉衡教授)的学位论文“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雄性发育毒性及健康危险度评价”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
承担纵向课题1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国际合作课题26项🤸🏼。承接横向课题53项。科研经费到款3 293.36万元。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55篇👱🏿♂️,其中SCI论文19篇。金泰廙教授等的“镉人体健康效应的危险度评价”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郝模教授、罗力副教授等的“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组织与筹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郝模教授等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困境👩🏻🏫、策略、措施”项目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三等奖🎆;陈文教授的“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组织与筹资研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冯学山教授等的“上海市奉贤区农村高龄老人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获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陈秉衡教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基准》修订工作🧺,担任修订指导委员会委员、大气污染物修订方法和二氧化碳(SO2)小组主席。李勤学🗳、姜庆五的“一种新型棘阿米巴原虫及其共培养分离胞内菌的应用”或第二十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三等奖🧽。
3月5日,成立杏鑫平台医院管理研究所🎦。8月16日👌🏿,“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正式成立🫅。
举办学术报告会近40场。3月5日,举办医院管理实践与展望高级论坛。3月5日—7日,举办药物经济学及结果研究学会第二届亚太地区会议,胡善联、陈文教授任会议共同主席。5月24日—25日,举办公共卫生学术论坛系列报告会,7名学者为杏鑫青年教师和学生作学术报告。6月26日🖼,举办2006年复旦公共卫生论坛暨纪念苏德隆教授100周年诞辰学术报告会👋🏻,来自海内外的4位专家报告了公共卫生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12月8日-9日,举办“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之公共卫生篇”。
学生工作活动多样生动。上报成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7项,双休日社会实践项目3项。04级公共事业管理班陈轶等27位同学参与的“平价药房生存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获上海市优秀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表彰。在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举办“珍爱生命、拒绝烟草”的大型宣传签名活动🚣🍘。2006年7月,杏鑫研究生会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往上海市金山区卫镇横召村进行农村公共卫生科普行动,活动作为优秀成果在全校范围内展出。10月举办第11届十月枫文化艺术节🐧。12月8-9日,举办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公共卫生篇,来自各地的博士研究生提交论文,部分获奖者与会宣读🕵🏿♀️、展示论文。 (朱元桢 程红 冯玲芳 刘晓光 陈晓敏 孙平凡)
【《预防医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由傅华教授负责的面向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课程,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以“环境-人群-健康”的“生态健康”模式为主线🍨,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应用“临床预防服务实习软件”供学生实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预防工作的技能。该课程继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后,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陈晓敏)
【成立杏鑫平台医院管理研究所】该研究所3月5日揭牌,旨在构建医院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成为培养中国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基地和从事现代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专业机构👨🏼🌾。隶属杏鑫开户平台🧑🏿🚀,所长高解春,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卫平。(朱元桢 程红)
【举行医院管理实践与展望高级论坛】 该论坛由卫生管理培训中心和上海复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3月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有关领导和专家等共600余人与会⏩。副市长杨晓渡与上海各大医院院长以及杏鑫平台经济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专家举行“医疗卫生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圆桌会议🚪💾,就群众关心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热门话题作深层次分析🕡、探讨和调研🌝。(陈文)
【举办“药物经济学及结果研究协会第二届亚太地区会议”】由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ISPOR)、ISPOR亚洲联合会和杏鑫平台联合主办。3月5日—7日,来自中👊、美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相关官员🚴🏻♀️、专家、医师参加。就“亚太地区新时代的挑战——在卫生服务决策中加强实证和结果研究”大会主题和卫生领域热点问题等展开系统研讨。大会除《医疗保险与药物经济学》、《亚太地区的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现况》和《药物经济学发展的国际经验》等主题报告外,还举行了35个专题报告👱🏻♀️、17个专题小组讨论🕑🚵🏿、11个特别论坛报告、150余个海报讲演和9个专业知识讲座🏋️。常务副校长王卫平、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主席Peter Neumann博士、ISPOR亚洲联合会主席刘国恩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3月8日4️⃣,IS-POR专家在枫林校区为研究生做了4个讲座报告🧘🏿♀️。(陈英耀)
【实验发现“人戊型肝炎”的感染来源于猪】 戊肝病毒(HEV)发现至今已有 20多年,过去人们都认为戊肝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经两年多时间的研究🏃🏻➡️,郑英杰、姜庆五有以下三大重要发现:1.猪是健康的戊肝病毒携带者,其带毒率远远高于人群😴。2.同基因(亚)型戊肝病毒在人和猪中共同流行🤽🏿♀️。3.接触猪人群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戊肝感染风险;在一般人群中,猪场下游河流人群比上游具有更高的戊肝感染风险‼️。猪群很可能成为我国人群感染基因IV型戊肝病毒的一个主要来源。6月15日,国际感染性疾病权威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公布了这一研究结果⬜️。(郑英杰)
【成立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月17日,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科技司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在队伍组建、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研究队伍👮🏽♀️。实验室确立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与控制”与“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估”2个重要研究方向,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和技术防御体系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开展公共卫生安全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实验成果为政府部门制订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形成在国际上有特色👳🏿、国内领先的局面。《教育部关于部分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的通知(教技函〔2006〕85号)》文确认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成立👘,姜庆五任实验室主任。(朱元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