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金穗 蒋虹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上下人民群众的心。作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如何利用学科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师生积极行动,在党支部组织下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实践活动”。
2月14日👱🏻♀️,卫生经济学党支部向教研室全体师生发出倡议,鼓励大家以科研实践的方式投身疫情的防控。倡议一经发出,当天即获得党员和群众的热烈响应,通过自主选题和组合🪚,最终由18位同学迅速组成6个小组🦹🏽,由7名老师分小组指导↙️,投入到相关议题的准备工作中🐯。
特殊时期的实践活动全程在线上开展🫃🏽,虽然身处天南海北,但大家的参与热情丝毫不受影响。在为期一个月的分组工作后🏋🏿♂️,3月13日上午🐛,支部开通线上会议系统组织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分享阶段性成果📝。除组队的师生外,还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教研室共计38人参与讨论🧑🏿🚀。各小组逐一进行介绍🤾🏽🚰,6个主题分别为:一只口罩背后的卫生经济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的基层治理问题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管理状况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基于百度指数的公众信息获得现况,新冠肺炎及相关传染病比较,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与医疗资源动态配置🧝🏼。之后的问答和建议的互动环节异常活跃🪩。活动为教研室师生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让各个小组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从专业角度思考与疫情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帮助大家深化思考、完善研究成果。
交流结束后🤦♀️,支部书记胡敏老师总结了本次活动的源起🧑🏽🦱、初衷和组织过程🙍🏼♂️🤏🏿,希望各组能在后续持续深入或延续☝🏿,不仅体现大家从专业视角对疫情的反思👨🏼🚒,也能够以此为基础,为当前的疫情防控和长远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贡献智慧。
教研室主任应晓华老师对同学们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大家今后应继续关注社会,回馈社会,学习模范行为,将个人的能力发展👨🏼🏭👨👩👦👦、专业特长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在活动形式上🔯,建议此次活动尝试还可以拓展到更多的科研合作中,发展基于研究兴趣的团队模式。
卫经教研室师生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读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现象👶🏿。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活动分享的主题丰富,每组都能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能从不同视角学习到分析思路、方法,受益匪浅👰🏽♂️,并希望能有更多的展示机会🉑,更广泛分享相关话题的思考;同时大家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再次感受到教研室的凝聚力,为自己是一名公卫人而自豪。